小肠经疏理方法及功效(多图)

当前位置

小肠经疏理方法及功效(多图)

一、辅助调理的疾病及情绪
疾病:消化不良、颈椎病、肩周炎、肩背疼痛、体寒、心慌气短、落枕等
情绪:正向能量主悲悯、怜悯;负面情绪主哀愁。怜悯之心人皆该有,若怜悯过度及成哀愁。哀愁过度及成哀伤。哀愁过度及容易产生溃疡,容易堵塞小肠经。疏通小肠经,纠正偏颇,可以平和的对待一切哀伤之事。
小肠经有形穴位路线主要经过肩甲、耳廓前,所以小肠经气血正常可以保证肩部功能的正常。若小肠有寒,寒主凝滞,则肩部肌肉一定僵硬,严重者会有疼痛。
小肠经腹腔路线穿过膈肌与心经相通,还有一条暗道与胃经的下巨虚相通。因此调胃经可以兼顾大、小肠疾患。
二、最佳梳理时间
下午1~3点
三、梳理方法
按揉“后溪穴”5分钟/侧,“天宗穴”5分钟/侧
穴位图示如下:
后溪穴:小指掌指关节后,当横纹头赤白肉际。握拳在手掌与第5指关节后,用另一侧手食指点揉横纹头赤白肉际。
天宗穴:肩胛骨岗下窝中央

具体疏理手法及感受:
1.后溪穴是八脉交会穴之一,八脉交会穴通于奇经八脉。后溪穴与督脉相同,经常刺激可以保护阳气,提高机体抗病能力。有颈椎、肩胛疾患或小肠受寒严重者,按揉此穴1~3分钟有明显痛感。
2.天宗穴需别人帮助按揉。有肩颈疾患者,此穴痛感强烈,并向四周放散。坚持疏理会纾解疾患。
四、小肠经循行线路
1.从小指内侧末端开始,沿手掌内侧,上向腕部
2.出尺骨小头部,直上沿尺骨下边
3.出于肘内侧当肱骨内上髁和尺骨鹰嘴之间,向上沿上臂内侧后缘
4.出肩关节部,绕肩胛,交会肩上
5.进入缺盆,络于心,沿食管,通过膈肌,到胃,属于小肠
6.从锁骨上行沿颈旁,上向面颊,到外眼角,弯向后,进入耳中
7.从面颊部分出,上向颧骨,靠鼻旁到内眼角,接足太阳膀胱经
8.小肠与足阳明胃经的下巨虚脉气相同
五、小肠经养生
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肠道中的消化酶工作情况与温度相关,温度过低会是吸收变差。夏天人易出汗,腹腔相对空虚,温度下降,若再食冷饮会导致温度进一步下降,对小肠经有损,就会引发肩关节问题,严重者还有低热长期不退的情况。
因此养护小肠经,克服错误的生活方式才是根本。想要驱走小肠的积寒,可以艾灸关元穴,它是小肠的募穴;二是天宗穴拔罐排寒。此处拔罐开始颜色黑紫,代表寒邪重,颜色变浅或消失说明寒气在消减;三十自我疏通小肠经,将僵硬的肌肉揉开。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本站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顾我复我网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栏文章

登录以发表评论

评论

祝你健康!

 
151
水仙的头像

健健康康的啊

 
221
郑晶晶的头像

大恩大德,来世再报。

 
169
郑桂英的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