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辅助调理的疾病及情绪
疾病:胃痛、胃胀、胃酸、吞酸嗳气、酒后前头痛、乳腺增生、口苦等
情绪:正向能量主接纳、豁达;负面情绪主急躁。胃经淤堵的人做事容易着急,容易躁动,语言、行为均容易急躁。容易面部痤疮、粉刺、或身体容易出现痈脓。疏通胃经,可以缓和急躁的情绪,排出体内的毒素。
胃经循行于身体正面从头到脚,其内胸腹腔的路线,描述了脾胃相联系的路线,所以调理胃病时一般要脾胃同调。
二、最佳梳理时间
上午7~9点
三、梳理方法
同时疏理双侧胃经大腿部分5~10分钟即可。
穴位图示如下:
髀关穴:腿根中点下2寸(3指宽),偏外侧
梁丘穴:髌骨外上缘直上2寸(3指宽)
丰隆穴:外踝尖与外膝眼连线中点,胫骨前脊外2横指

具体疏理手法及感受:
1.正坐位从大腿中线偏外侧一线,由腿根至膝盖用双手小指掌指关节轻轻敲打3~5遍,在腿根中点下面3指宽的地方或髌骨上3指宽处有明显痛感。髀关穴在胃有隐患时的反应十分强烈;一般情况“梁丘穴”没有“髀关穴”痛感明显,“梁丘穴”是胃经的郄穴,郄穴都是气血深聚之处,有急救作用,阳经的郄穴止痛效果好。
急性胃痛发作或前额头痛者,这个线路上必有痛点,当把经络堵塞之痛点经敲、点、揉疏通后,症状会缓解。
2.形体胖,痰湿重的人,沿胃经小腿部分由上向下轻敲,丰隆穴会有反应。丰隆穴是化痰要穴,不论是我们能咳出的有形之痰还是体态肥厚的无形之痰,经常梳理此穴益处颇多。
3.此外,足三里穴可双向调节胃肠功能,但若此穴没有明显酸痛感,可能是“梁丘穴”、“髀关穴”堵塞,需先梳理此2穴。
四、胃经循行线路
1.从鼻旁开始
2.交汇鼻根中
3.向下沿鼻外侧进入上齿,回出环绕口唇,向下交会于颏唇沟
4.沿下颌出面动脉部(大迎),再沿下颌角,上耳前,经颧弓上,沿发际,至颌颅中部
5.从大迎前向下,经劲动脉部,沿喉咙
6.进入锁骨上窝(缺盆)
7.通过膈肌,进入胃,络于脾
8.从盆缺向下,经乳中,直下夹脐两旁,进入气街(腹股沟动脉部分冲穴)
9.从胃口向下,沿腹里
10.至腹股沟动脉处与前者会合,由此下行经髋关节前到大腿股四头肌隆起处,下向膝髌中
11.沿胫骨外侧,下行足背,进入中趾内侧指缝,出第二趾外末端
12.从膝下3存处(足三里)分出,向下进入中趾外侧指缝,出中指末端
13.从足背部分出,进大趾指缝,出大趾末端,接足太阴脾经

五、胃经养生
胃者,水谷气血之海也。消化功能越好,吸收才越好。进餐时喝冰饮会麻痹胃神经,减缓胃蠕动,饮食过量还不觉饱,胃肠负担重且吸收差。
现代生活压力大,易产生急躁情绪而使肝气不舒,肝气横犯脾胃,导致胃胀胃经为多起多血之经,梳理胃经有美容功效。
养胃要避寒、顺气,吃应季食品,且多吃五谷主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本站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顾我复我网。
评论
谢谢楼主!
善良是一种天性,不会因为际遇而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