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经疏理方法及功效(多图)

当前位置

大肠经疏理方法及功效(多图)

一、辅助调理的疾病及情绪
疾病:便秘、腹泻、小腹胀满、下牙痛、胃肠感冒等
情绪:正向能量主传导、排毒、存污;负面情绪主懊恼(懊悔、烦恼)。大肠不通容易烦恼、无名火;大肠泻下容易对过去的事情懊悔不已。疏通大肠经、改善大肠功能,可以消除这类负面情绪。
大肠经经过面部,进入下牙,因此刺激合谷穴可以治疗同侧牙痛。此外大肠与肺是表里关系,发烧时有便秘情况出现,此时通便亦能缓解发烧。
二、最佳梳理时间
早晨5~7点
三、梳理方法
疏理“手三里穴”、“合谷穴”各5分钟/侧。
穴位图示如下:
手三里穴:肘关节横纹下2寸(3指宽)
合谷穴:一手的拇指指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拇指间下即是
具体疏理手法及感受:
1.将前臂立起,掌心向前胸方向,肘关节微屈,虎口向上,另一手握空拳,小指掌指关节从肘至腕轻敲3~5遍,引导气血流动起来,有大肠疾患者手三里穴会有强烈痛点,按揉可能还会出痧。
2,按揉合谷穴会有胀痛感,若於堵时感觉不明显需先疏通手三里穴。
四、大肠经循行线路
1.从食指末端起始,沿食指桡侧缘,出第一、第二掌骨间;
2.进入两肋之间,沿前臂外侧;
3.进入肘外侧,经上臂外侧前边;
4.上肩,出肩峰部前缘,向上交会颈部;
5.下入缺盆;
6.络于肺,通过横膈,进入大肠;
7.从锁骨上窝上行颈旁,通过面颊,进入下牙,还出口唇,交会人中——左边的向右,右边的向左,上夹鼻孔旁,接足阳明胃经;
8.此外大肠与足阳明胃经的上巨虚脉气相通。
五、大肠经养生
大肠司传化运输和暂时储存五谷糟粕的浊气,使之变化为粪便,排出体外。人们养成晨起卯时排便的习惯对大肠有益。若大肠功能紊乱,导致糟粕在体内存放过久,会产生大量有害物质损伤身体。大肠还主津液吸收,大肠生病时,津液吸收失调,或为便秘或为腹泻。
睡前抹腹是调理肠道的简单方法,平卧,以肚脐为中心,用手掌在腹部顺时针、逆时针各旋转81圈,速度缓慢,力度轻柔。抹腹后,肚皮微汗效果更佳。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本站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顾我复我网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栏文章

登录以发表评论

评论

谢谢分享

 
125
白色水晶的头像

萍水相逢,拔刀相助,多谢。

 
153
赵欣怡的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