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年过35岁,还没有腰痛过,那我真的要恭喜你:竟然还尚有一副好腰!要知道,腰痛是仅次于感冒的第二大常见病症。
需要说明的是,我们这里提到的腰痛,指的是仅与腰部肌肉、骨骼、神经直接相关的疼痛,不涉及其他疾病引发的腰部疼痛。
大部分人一生中都会经历腰背疼痛,而大多数的腰背疼痛属于自限性疾病,不需要进行专门的治疗,我们今天要讨论的,就是哪些腰痛需要引起重视进行治疗,以及腰部的日常保养和禁忌等问题。

出现腰痛后,首先应该搞清楚的是腰痛的原因,先判断是否有扭伤、腰部是否受凉受潮等情况,如果完全搞不清状况,同时症状较重,或者持续时间超过2周,就应该及时去医院就诊,以免耽误病情。
通常医生会关注腰痛的部位和性质,比如只是单纯腰痛,还是合并下肢的放射性疼痛,有没有出现下肢麻木等症状,行走后是否出现下肢酸痛乏力,是否出现间歇性跛行,以及以前有无类似腰痛史。最后,医生会根据情况做一些物理检查,可能会考虑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腰椎结核等问题。
更常见的则是非常普遍的普通腰痛,可能的原因包括腰肌劳损、扭伤、受凉,还有骨质疏松等等。这类腰痛经过休息和按摩一类的物理治疗通常可以很快得到缓解,只有少数比较严重的情况才需要进一步的治疗。
对于腰痛的诊断,大多时候医生通过问诊、查体,辅以X光射线检查,能够解决大部分问题。虽然腰椎CT和核磁共振在理论上更加先进,但是X线平片能够提供很好的基础信息,在反映脊柱序列等方面更有优势。腰椎CT的放射线暴露要高出X线片许多,腰椎核磁共振则没有放射线的暴露,从减少放射线损伤的角度来看,腰椎X线平片加核磁共振是一个不错的组合。腰椎CT在显示骨性病变的时候优于核磁共振,在制定手术计划时也需要参考腰椎CT,例如CT在显示椎间盘钙化方面优于核磁共振。总之,影像学检查在必要性、费用和放射性损害之间需要取得一个平衡,如果没有必要则不要随便应用腰椎X光射线检查。作为病人,可以根据医生的建议,理性的选择合适的检查项目。

对于腰痛患者,保养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慢性腰痛的患者,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1、注意良好的坐姿,不要久坐。
1、注意良好的坐姿,不要久坐。
选择高矮合适的椅子,保持良好的脊柱正常生理曲度,避免长时间坐沙发、矮凳子等,30至40分钟左右要起来活动一下,可以做一些伸懒腰、屈伸侧弯腰部的动作。

2、睡觉选择硬床加软垫。
软垫的高度和软硬程度要合适,这样睡眠时脊柱才可以保持一个良好的曲度,肌肉、韧带等结构在睡眠时才能得到放松。太软的床会使腰部塌陷进去,睡觉时无法保持良好的腰前凸,会使腰背部肌肉处于拉长、紧张的状态,从而得不到休息,睡醒后就会常常觉得腰酸背痛。

3、避免腰背部受凉、受潮。
4、搬重物或运动时注意腰部保护。
平时搬东西时注意保护腰部,不要突然发力搬重物,可以先适当下蹲后再搬,注意减少腰部的负荷。

5、坚持腰背肌的专门锻炼。
锻炼可以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尤其利于腰背部肌肉代谢产物的排出,而长时间不良姿势则会导致肌肉痉挛、血液循环不良,容易导致代谢产物淤积引起无菌性炎症。说简单一点,不要没事就躺在沙发上玩手机,多出去散散步做做操,不止对腰好,心情都会好很多。
毕竟这杆老腰要用一辈子,真的很重要,看到很多老年人直不起腰来,你就知道,这腰真得省着用。爱护老腰,从我做起,与君共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本站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顾我复我网。
评论
不能更赞!
谢谢哈
切记,寡欲养精,平心养血。
加油!加油!
心怀希望,等待重生。
必须好评!
为你的付出点赞!
谢了
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