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医学上讲,腹泻是一种频繁的、含水量多的稀薄大便的排便,成形的大便不算是腹泻。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因为大肠主要负责吸收粪便中的水分,而在消化道运动太快或者消化道内液体突然增多时,大肠来不及吸收过多的水分,就会出现拉肚子的情况。
严格的讲,拉肚子不算腹泻,拉完就好了,不会反复拉。但如果肠道内的液体和气体过度增加,肠道无法容纳和及时吸收,就会出现频繁的、大量的排出稀薄大便,这就是腹泻了。
拉肚子也好,腹泻也好,大家通常想到的就是吃了不干净的东西或者过期的东西,这的确是出现腹泻最常见的原因,大部分是食物或者饮用水被细菌污染导致的,包括沙门氏菌、弯曲菌、大肠杆菌等,这些进入胃肠道的微生物导致感染引起了腹泻。
此外引起腹泻的还有病毒,比如诺如病毒、轮状病毒等,这种腹泻被称为“胃肠型感冒”。寄生虫也能导致腹泻,比如贾第鞭毛虫和隐孢子虫等。甚至有些药物也会导致不同程度的腹泻,包括抗生素、胃药、化疗药物、部分含镁的药物。食物过敏有时会表现为腹泻,如果“乳糖不耐受”却进食乳制品,就可能导致严重的腹泻。
病理性的腹泻是肠道疾病的常见症状,包括肠易激综合征(IBS)、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
腹泻了该怎么办?
其实腹泻最需要注意的问题是补充水分和保持电解质平衡,大部分腹泻都能自行缓解,不需要服药或治疗。补充水分和电解质比较好的方式,可以喝肉汤,含有维生素的水也是好选择。腹泻时需要避免的食物,包括糖粉高的食物和饮料,还有乳制品和高脂高油食物。
吃药止泻并不是一个好办法,尤其是婴幼儿,乱用药物可能导致细菌或寄生虫感染更加严重。
如果腹泻同时还伴有发烧、便血等情况,或者是严重腹泻,比如一天腹泻超过6次,或者连续腹泻超过两天,建议去医院诊治,进一步检查并确定病因,还可以通过静脉输液来补充水分。
说了半天,其实大家最关心的是怎么预防腹泻。
首先当然是注意食品卫生了,腐坏、过期的东西不能吃,在外面吃饭也要选择那些正规、卫生的餐馆。其次养成经常洗手的好习惯,尤其饭前便后,处理完一些“不干净”的东西后也要及时洗手,洗手时要来回搓揉手掌、手指、手腕,需要时使用洗手液。另外,在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比如野外,尽量饮用纯净水,食物注意彻底煮熟后再食用。
评论
为什么肚子痛呢?
祝福
要治病,先治心病。
善良,人类最后的堡垒。
愿你五福傍身: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善终。
我也有这样的想法
么么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