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成年人中,冠心病、脑出血等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日渐提高,甚至是令人谈而色变的脑卒中死亡,其发病年龄也日趋低龄化。这一方面归因于现代人的生活习惯和压力,另一方面说明人们对于血管健康管理的忽视。
虽然血管隐藏在皮肤之下,我们无法直接用眼睛观察它的状态,但依然可以对它进行日常的自我检查,其方法就是“自摸”。
有5个部位,可以通过自我触摸来感受血管的健康状态。
1、手腕
摸手腕其实也就是把脉,其位置在手腕靠近大拇指一侧,可以用手指轻轻放在上面感受自己的脉搏,正常脉搏与心率一致,通常是每分钟60至100次,具有规律的间隔,如果感觉到脉搏跳动不规律,有可能提示心房颤动、血管狭窄等疾病。
比如房颤,观察脉搏是发现房颤的最简方法之一,可以同时把手放到手腕脉搏和胸口心室处,检查两者跳动是否一致,心脏和脉搏跳动不一致是房颤的一个症状。
此外锁骨下动脉狭窄也会影响脉搏正常跳动,导致出现一侧脉搏偏弱或者摸不到的情况,锁骨下动脉狭窄如果严重了不仅影响上肢血流,还会影响脑部供血,产生头晕、看不清、走路不稳等症状。
另外如果发现脉搏跳动过快、过慢或节律紊乱,也应该引起重视,通过医学检查确认原因。
2、肚子
确切说不是摸肚子,而是测量腰围,因为肥胖会增加高血压、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腰围是心脑血管疾病更敏感的预测指标。
腰围测量方法,用皮尺在肚脐上0.5至1厘米处水平环绕一周,肥胖者选腰部最粗处,中国男性≥85厘米、女性≥80厘米被认为是腹围超标。如果超标了,不用多说了吧,尽快减肥。
3、腿部
观察并按压腿部,如果发现一侧比另一侧粗,出现一按一个坑或双腿发沉、发胀的情况,则有可能已经出现水肿,下肢水肿是由于血液回流不畅或体液淤积在下肢导致的。没有明显诱因的一侧或双侧下肢水肿,可能提示心功能不全、静脉曲张、肝肾疾病等,这种情况比较严重,需要及时就医。
4、脚背
足背动脉的搏动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反映血管健康状况,这个有个体差异,有搏动很强的也有较弱的,主要需要观察的是足背动脉的变化情况。比如一侧足背动脉搏动减弱且左右不对称,可能的原因是下肢动脉硬化,如果双脚的足背动脉都越来越弱,则需要警惕相对髂总动脉位置更高的血管出现了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等。尤其糖尿病人更应关注足背动脉搏动情况。
5、脖子
男性脖子正中的喉结两侧是颈动脉,女性为相应位置的软骨突起两侧,把四指轻轻搭在一侧,感受颈动脉的搏动,然后再换到另一侧,判断两侧搏动是否强弱一致,如果一侧搏动减弱甚至消失,可能提示颈动脉狭窄。
注意不要同时触摸两侧的颈动脉,更不要用力按压,以免造成脑部缺血。
触摸以上这5个位置,能帮助我们了解血管状况,一旦在自检中发现异常,应引起重视,及时前往医院进行问诊和医学检查。任何疾病,及早的发现和治疗都是大有裨益的,包括早期发现后,在日常生活提起注意,使得心脑血管疾病可防可控成为现实。
评论
祝你健康!
人体太特么高精密了
必须强烈安利!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助人者,天助之!
感谢
鉴定完毕。
人体这个系统太复杂了。
鼓起勇气,一切都会好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