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不服的无痛分娩(多图)

当前位置

水土不服的无痛分娩(多图)

最近一位朋友喜得千金,高兴归高兴,说起分娩过程就连连摇头,说是二胎都不想生了。
她痛的很厉害,从进了医院就要求上无痛,等了几个小时才等来麻醉师,在第四、第五腰椎间扎了针,放置了导管,终于拥有了一个救命的镇痛泵,可是好时光才持续了三个小时,到了真正进产房,不再给上麻药,整个第二产程痛不欲生。她说这不是无痛分娩,而是中国式无痛分娩,整个生产过程十几个小时,只有三个小时不痛。
大家唏嘘过后,不禁纳闷,那些在美国分娩回来说全程无痛的,还有在澳大利亚生了两胎都笑嘻嘻还想生三胎的,她们用的无痛分娩是怎么回事?!无痛分娩到了中国就水土不服了?!
要知道,无痛分娩从技术上讲是很简单的事,在60年代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张光波医生就为产妇做过硬膜外分娩镇痛,2001年北大一院开始规模化分娩镇痛,2015年实施全产程分娩镇痛,平均镇痛时间12小时。但是,全国大部分医院是没有分娩镇痛这项服务的,即便提供分娩镇痛的医院很多也是在第一产程使用。说来说去,还是资源配置的问题,首先就是人手不够,医院麻醉科人不多,要负责临床麻醉、急救复苏、镇痛,镇痛是放在最后的,主要精力首先放在手术上。产妇可能会听着“麻醉医生马上就来”的回复,一直到撕心裂肺地生完孩子。
发达国家的产妇受重视程度是不一样的,基本可以一直呆在床上不下来,几个医护人员服务一个产妇。国内基本是不可能的,因为护士不够,要求产妇必须高度自理,自己能走到指定地点,所以在国内妇产医院,经常看到家属扶着产妇走来走去,医院往往提供一定的减痛,减痛的目的就是要让产妇能够行走。
医院开展无痛分娩的意愿也不强烈,投入产出是一个不能回避的原因。无痛分娩的技术费用不高,药物耗材等加起来不超过1千元,收费不可能太高,但是实施却需要麻醉医生、护士长时间监护,加大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对医院来说投入产出比太低了。
除了人手、经济等原因,社会观念也有待改变,在去年曾发生过一起榆林产妇跳楼事件,事情的起因就是产妇待产过程疼痛难忍,事后院方和家属争执的要点,就是院方称家属不同意给产妇镇痛。不可否认有人在宣称一种理论:自然的是最好的,所以很多事情一旦被安上一个“自然”的名头,就好像不容侵犯了,所以自古女人生孩子就得痛的说法应运而生,其实自然界也是在发展的,并不是过去的就是正确的,过去还用香灰止血呢,现在不是也不用了嘛。很多家属担心无痛分娩对新生儿不好,举个例子,美国和英国在本世纪初就普及无痛分娩了,没听说过对新生儿有什么不利。反而最新的研究认为,无痛分娩不仅可以使产妇免于肉体痛苦和长期的精神创伤,新生儿的各种医学参数也会更好。
从医学角度讲,疼痛是需要干预的,过去受罪,并不能说明受罪就是自然的,现代医学的进步正是为了解除人类过去的痛苦。
目前国内已经有了一些推广无痛分娩的组织和个人,他们的努力对于每一个产妇、每一个家庭都是有意义的,甚至对于社会进步也是有意义的。学者李银河说过:“产妇分娩是否痛苦,反映了以这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尤其现在国家提倡生二胎,无痛分娩对于产妇的支持和鼓励,恐怕要比不落地的补贴更加实在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本站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顾我复我网
登录以发表评论

评论

怕怕。。。
 
49
豌豆苗苗的头像

准爸爸们好好看看

 
57
过年慌的头像

祝福

 
44
香香树的头像

这么好的经验,给跪了

 
52
电音控的头像

么么哒

 
36
Kathy的头像

什吗时候看病才能不那么难

 
53
高不帅的头像

难得!

 
51
街角咖啡的头像

谢谢分享

 
50
苏春来的头像

谢谢你,病友。

 
48
牛小草的头像

不支持镇痛的,都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52
红旗下的头像

好心情最重要。

 
60
十月初十的头像

学习啦

 
55
王明的头像

非常好

 
53
b李晓兵的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