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病人出海记(多图)

当前位置

中国病人出海记(多图)

消费全球化的又一有力例证,正是国际病人数量的不断增加,位于发达国家的顶级医院明显感受到,每年越来越多的国际病人前往治疗。
这场全球化的医疗消费盛宴,自然少不了正飞速发展的中国,当然,中国人主要是以国际病人的角色出现在国外各大医疗机构,而其中,又以癌症病人为主,据相关海外就医服务机构的统计,癌症病人占国内海外就医人数的70%以上。
在波士顿的长木医学区(Longwood Medical Area)汇集着世界顶级的医疗机构,包括哈佛大学医学院癌症专科医院丹娜法伯癌症研究院,在2016年就有将近1000名国际病人前往该院治疗癌症。在过去20多年,波士顿地区人数最多的国际病人来自中东,而中国病人的数量位居第二,并在不久的将来有可能超过中东,多数中国病人是来治疗癌症的。
对于近年中国病人日益高涨的出海热情,国内有很多专家级的医生都并不支持,他们认为海外就医的选择是很盲目的,对于出海热门目的地美国,专家们也认为中美医疗水平的差距并没有人们想象中那么大,尤其是在中国属于多发的淋巴癌、鼻咽癌等,欧美的临床数据和经验还不如国内。对于晚期癌症患者,专家也不建议海外治疗,因为国内对于癌症晚期的治疗可以说属于过度医疗,而按照国外的诊疗规范,晚期病人真的去了可能医生只会给出放弃的方案。
质疑并不能改变中国癌症病人出海的趋势,寻求世界顶级医疗资源的机会毕竟太诱人了,最近十几年以美国为主的发达国家,研发出了靶向药物、免疫治疗等等,大大增加了人类对抗癌症的信心。
美国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就已经掀起了对抗癌症的潮流,逐渐发展成为在国家层面上建立癌症研究所、在全国范围内设立癌症研究中心,各种渠道投入大量癌症研究经费,同时培养了大量肿瘤医生,癌症患者个人的痛苦经历,换来了集中社会资源对抗癌症的共识。中国癌症病人的海外就医,是个人对于疾病的抗争,也是对生命的挽留,对于患者来说,这个选择题并不难,哪里有资源,哪里有希望,哪里就是他们的方向。
就医感受,也是绝大多数患者选择海外的原因之一。当患者罹患了如癌症这样会夺去生命的重疾,在国内三甲医院,医生哪怕初次问诊时也只会给你几分钟时间,看一下检查结果,告诉你做手术或者放化疗,没有解释,不接受疑问,冷漠和不耐烦是最常见的态度。当一个人遭遇癌症,可以算是重大人生变故,医疗机构显现出的漫不经心和轻视,很难让人不疑虑会被潦草应付。
和海外对比,国内就医感受的可谓完败。以著名的美国第一癌症中心MD安德森癌症中心为例,它位于美国得州城市休斯敦,在2016年接待了400多位中国癌症病人,普遍反映最明显的差别是具有人文关怀氛围,医护人员和蔼可亲。不可否认的客观事实是,国内的就医人数和国外比堪称巨大,业内人士认为如果国内医院按国外那样设置,即便是大医院一天也只能接待几百个病人,而实际上象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这样规模的医院,每年门诊人数都是几十万,住院都有几万人。
鉴于海外就医的费用,目前出海的中国病人还是限于有条件的人群。有人计算了费用,认为在国内就医也省不了多少钱,每次挂个专家号就是几百,几分钟就被打发了,七七八八的各种费用,加起来同样不菲。不过,这个计算里面,应该没有考虑医保的问题,对于癌症这类大病,没有医保支撑恐怕很多人都会难以负担,反过来讲,海外就医的病人也在客观上为医保基金节省了开支。
海外就医面临的具体问题,包括转诊中的病例提供、病例翻译,以及衣食住行等等,目前几个热门的中国病人出海地,都有数家医疗服务机构可供选择,信誉好、性价比高的机构是患者和家属的首选。
癌症是一种系统性的疾病,发病之后的抗争,不管结果如何都带着一丝悲壮,系统性地对抗癌症,是目前发达国家医疗层面和公共卫生层面的共识。比如禁烟,数据显示肺癌在美国过去25年的发病率降低了25%。普遍认为这与美国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禁烟运动有关,而中国肺癌死亡率在过去30年间上升了465%,据说全世界每3个吸烟者中就有一个中国人。近年,中国也开始提出一些公共场所禁烟的要求,但是实际执行力度有限,公共场所吸烟者依旧众多。但这总算是一个好的开始,禁烟,既是系统性对抗癌症的策略,也可以防治空气污染,还有助于医保控费,以中国政府的执行效率,在短期内大力推进完全是有希望的。
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日难,纵然怀抱希望,其实总是无奈,出海,也是为了回家。这场中国病人出海记,是个人和癌症抗争的编年史,也必将成为中国医疗乃至公共卫生发展历史的见证。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本站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顾我复我网
登录以发表评论

评论

医疗、旅游这么好的第三产业不好好搞,见天的煤炭钢铁房地产,能好嘛!
 
70
豪哥哥的头像

作者真好人!

 
64
春芽儿的头像

你们让我感受到美好!

 
70
吴露的头像

这水平实在是没的说。

 
74
王先生的头像

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70
小白鸽的头像

鼓起勇气,一切都会好起来。

 
73
李娜的头像
生气 生气
 
59
横刀立马的头像
国内根本不用讨论就医感受,能就上医就不错了 滚走
 
62
明月几时的头像

保重呦

 
73
William的头像

新人打招呼,多多关照。

 
66
李漪淇的头像

看的出来挺用心的

 
66
小鹿呦呦的头像

还是少数人出得了海,估计一年不到一万人吧。。。

 
66
利佛尔的头像

希望无私分享的人越来越多。

 
62
张敏的头像